徐祖胜老师是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本学期执教的是《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课程。该课程是小学教育的专业核心课程,授课对象是小学教育专业2017级全体在校生,学生总数为135人。在疫情期间,徐祖胜老师做到了“停课不停学,教学两不误”。一方面努力学习网络教学技术,对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由陌生到熟悉,提升了自己网络教学的能力。另一方面,徐祖胜老师将自己所学的网络教学技术运用到自己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网络教学的使用技巧,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一、课前:根据学科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平台
《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根据课程的性质,徐老师在教学平台的使用过程中主要运用“腾讯课堂”+“学习通”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利用腾讯课堂主要开展课上的直播教学活动,在直播教学过程中可以较好的实现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与研讨。利用学习通主要实现对学生的学习管理以及课外的自主学习活动。学习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学习通的通知、签到、选人、成绩统计等功能实现对学生的课堂教学管理活动。自主学习方面主要是通过学习通的资料、讨论、测验等功能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管理。通过“腾讯课堂”+“学习通”,能够做到学生在课上和课下学习相结合,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效。

二、课中: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和学习能力提升
由于《小学班队原理与实践》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徐老师比较重视学生主体参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方面,主要是在直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腾讯课堂的语音连麦和文字留言的方式,学生一方面能过通过语音表达自己对于问题都看法,同时学生可以在讨论区积极留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语音和文字互动相结合的做法,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在课程的每一章,徐老师都在学习通里设置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资料有文本形式、视频形式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自主学习结束后要求同学们在学习通的讨论区进行研讨并完成相应的测验,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做法较好的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赢得了教科院领导的认可。

三、课后:积极开展教学反思以提升教学能力
网络教学是新事物,网络教学的运用需要及时的进行学习和反思。教学之后,徐老师面对学习通平台和腾讯课堂平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学习和反思活动。一方面,徐老师积极学习学习通平台的使用情况,利用多种途径熟悉和了解学习通平台的使用,自主学习了学习通使用手册中的所有教学视频,熟悉了学习通的使用规则。另一方面,徐老师在朋友圈对于自己开展的网络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反思,认证总结网络教学存在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有效的提升了网络教学的能力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