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哈院

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

浏览量:时间:2016-09-27

  校训释义:
  校训既吸取了传统教育思想的精华,也反映了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和我校的办学优良传统和经验。
  崇德砺志,是在思想品德方面对广大师生的训导和基本要求。
  “崇德”就是崇尚品德,注重道德品性的修养。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强调:“上贤以崇德”(《礼记王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礼记大学》)。我们将“崇德”列为首位,体现了我校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指导思想。
  “砺志”就是磨砺意志,注重坚强意志的锻炼和养成。传统教育思想强调“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砺乃锋刃”(《尚书费誓》)。“砺志”就是要求学生要有志向,志存高远,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并且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刚毅果敢的品格。
  博学笃行,是在业务学习方面对广大师生的训导和基本要求。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注重“博学之,审用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关连和统一。(《礼记中庸》)
  “博学”,就是博通精学,注重博与精的有机结合。这不仅反映了只有“博大”才能“精深”的道理;同时也体现了我校的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与模式。通才是全面素质的要求,专才是专业水平与技能的要求。
  “笃行”,就是笃实躬行,注重实践。《礼记中庸》论治学之道,以“博学之”开篇,以“笃行之”收篇,实际上讲的是学与用的关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为了实践,为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笃实”即诚恳踏实、忠贞不谕,“躬行”即身体力行、坚持实践。

  教风释义:
  这是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治学、执教、育人的要求与规范。
  “学高身正”,这是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条件与要求。学高,即学以学术(技术)为高。《礼记?乡饮酒义》指出:“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大学教师必须以学术见长(包括技术),在专业上详尽有资料和信息,站在学术前沿,把握学术发展趋势和走向,眼高手高,能讲能做。身正,即身以品德为正。《论语》指出:“就有道而正焉”。教师必须注意修身、立身,注重为师之道,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品行端正,师德高尚,为人师表。
  “严谨至善”,这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方式途径和应达到的目标与境界。严谨有两个层面的要求,即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师治学必须严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范文澜),要勇攀科学高峰,抢占学术前沿。教师还必须执教从严,“严师出高徒”。从严,就是依法执教,照章办事,大爱关心,不循私情,注重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和教化。
  通过严谨治学和从严执教要达到的目标和境界是臻于至善:学问——至善至美;育人——至善和谐。


  学风释义:
  这是对学生的学风、学品、学习、实践、成才的要求与规范。
  知行统一,这是对学生学习和成才的基本要求,这既包含了学习的目的也包含了学习的方法。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观,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察精觉处即是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教学做合一”。“知行统一”是毛泽东的辩证知行观。学生要搞好学习就是要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知是为了行,行又深化了知。学生不仅学习要知行统一,做人也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讲究诚信。
  勤奋求真,这是学生学习和成才的基本的方式途径和应达到的目标与境界。勤奋有两个层面的要求,即勤奋刻苦,会学会做。学业有成,“勤奋”为先。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天道酬勤”。学习必须刻苦,通宵达旦,闻鸡起舞,能耐寂寞,甘受清贫。正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学生不但要肯学,还要会学会做,讲究学习的方法,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同时还能在理论指导下去实践,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能力。
  通过勤奋刻苦和会学会做的努力要达到的目标和境界是达成真境,即陶行知所说:“求真、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即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才。这种目标和境界就是:学业——求得真理;成才——做成真人。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